據統計,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 4000 億元。而傳統的氣象觀測手段存在著覆蓋范圍不足、數據更新不及時等問題。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我國科研人員研發出了車載式氣象檢測儀。這種利用汽車作為移動平臺的新技術,可以實時監測氣象和環境參數。它為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提供了更加準確和全面的數據。
車載式氣象檢測儀是一種安裝在車輛上的氣象環境檢測設備。它可以在移動過程中實時監測氣溫、濕度、風速風向、氣壓、太陽輻射等多種氣象要素。還可檢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臭氧、PM2.5等污染因子。它實現了對路線沿途和關鍵點位的立體式氣象環境檢測。這類設備體積小、重量輕、功耗低,安裝和使用簡便,可適應各種復雜路面條件。
與傳統的固定式氣象站相比,車載式氣象檢測儀有著明顯的優勢,它可以覆蓋固定氣象站觀測不到的“盲區",為氣象預報部門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,使氣象監測范圍和路徑更加靈活。據測算,如果全國 10% 的汽車安裝了車載式氣象檢測儀,就可以使氣象觀測網的密度提高 5 倍,氣象預報的準確率提高 10%。值得一提的是,車載式氣象檢測儀也存在局限性,例如車輛移動速度快時,傳感器測量精度和穩定性較差,且車身也會對氣象參數的檢測產生輕微影響。
目前我國已較早地開展車載式氣象檢測儀的研發和應用,例如奕帆科技旗下的車載式氣象檢測儀。該設備集氣象、環境和定位檢測于一體,可檢測多種氣象要素以及各類大氣污染物。設備由智能型傳感器、數據采集儀、通訊系統、供電系統、磁吸式安裝支架、軟件平臺六部分組成。目前該設備已在多個地區投入使用,為氣象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提供實時的氣象環境信息,支持汛期預警、臺風路徑判斷、空氣重污染過程分析等重大決策。
當前的車載式氣象檢測儀技術已較為成熟,國內外多家企業都在積極推進該領域的研發。除了提高氣象參數檢測的精度和穩定性,減少車輛自身干擾等方面還需持續改進外,一些新特征和新功能也逐漸加入。比如集成太陽能板提高電力自給率,增加視頻監控和圖像處理功能等。
未來,物聯網技術將推動車載式氣象檢測儀與智能交通系統的深度融合,實現氣象數據的智能化采集和處理。車輛之間可以通過通信技術,實時共享氣象信息,為駕駛者提供路況預警,提高行車安全。隨著新技術和新理念的不斷發展,車載式氣象檢測儀將為氣象監測和預報領域帶來更多的便捷和優勢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